期刊信息

  • 刊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
  • ISSN: 1009-413X
  • CN: 13-1286/G

  • 教育部名栏入选期刊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全国高校特色栏目社科学报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 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

我国师生关系研究70年:历程与反思

收稿日期: 2019-04-08 PDF 下载 (171)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山东 济南 250014
  • 起止页码: 28 - 36
  •        DOI: 10.13763/j.cnki.jhebnu.ese.2019.04.004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over the Past 70 Years in China

摘要/Abstract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师生关系研究经历了从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师生主客体关系、师生的矛盾冲突关系到和谐师生关系的主题变迁,学者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呈现经验分析、理论演绎与理性建构等不同范式。综合分析师生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理论的繁荣背后暗含着文化的杂糅,而文化的杂糅又引发了实践中的多元取向与莫衷一是。未来的师生关系研究需要弥补宏大理论与抽象经验主义的不足,开启社会环境和空间结构中师生关系研究的序幕,为此,需要注重对师生关系变迁的历史考察,开展对师生关系发展的生态学分析,重视对师生关系多样性的质性研究。

Abstract:

A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have changed from democratic equality, subject-object, conflicting to harmony in type, research paradigms have also experienced empirical analysis, theoretical deduction and rational construction. The theories mingle with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multiplied orientations. Therefor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need further studies with theories and abstract empiricism. Besides, ecological, social, spati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re necessary.

参考文献 40

  • [ 1 ] 王威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J].理论与实践,1959(4).
  • [ 2 ] 宋兰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J].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59(1).
  • [ 3 ] 上海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关于人民教师问题的研究[J].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59(5).
  • [ 4 ] 于光远.关于教育科学体系问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的讲话[J].教育研究,1979(3).
  • [ 5 ] 于光远.教育认识现象中的"三体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3).
  • [ 6 ] 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J].江苏教育(小学版),1981(10).
  • [ 7 ] 顾明远.再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2).
  • [ 8 ] 邓士喆.对于教学主体的思考——兼评《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3);马建生.论教学实践观:兼评主导主体观[J].教育科学,1995(3).
  • [ 9 ] 冯向东.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1987(1);庞学光.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88(4).
  • [ 10 ] 和学新.教学主客体关系的层次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8(1).
  • [ 11 ] 陈佑清.论教育活动的交往-对象性活动结构——兼与教育"交往论"者商榷[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
  • [ 12 ] 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2000(8).
  • [ 13 ] 刘冬岩,陈旭远.对话与理解:师生交往语言意义的追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 [ 14 ] 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 15 ] 辛继湘.论交往教学模式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6).
  • [ 16 ] 陈旭远,张捷.教师教学交往风格与教学交往的有效性[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1).
  • [ 17 ]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 18 ] 肖川.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
  • [ 19 ] 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
  • [ 20 ] 陈旭远,杨宏丽.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师生交往[J].现代教育论丛,2005(3).
  • [ 21 ] 李森,兰珍莉.全球化背景下师生冲突及其调适[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
  • [ 22 ] 李长伟.共识的断裂与师生冲突-基于功能论的视角[J].北京社会科学,2017(3).
  • [ 23 ] 王本陆.关于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 [ 24 ] 邵晓枫,廖其发.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J].西南大学学报,2008(3);邵晓枫,廖其发.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对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理论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
  • [ 25 ] 陆道坤,杏永辉.论人文型师生生态建设-基于教师伤害事件的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
  • [ 26 ] 滕珺.教师的专业性与学生的主体性——顾明远"现代学校师生关系"思想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18(5).
  • [ 27 ]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 [ 28 ] 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1).
  • [ 29 ] 徐继存.面向现实教学活动的师生关系建设[J].教育研究,2005(1).
  • [ 30 ] 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 [ 31 ] 郭华.师生关系的社会学探讨[J].教育科学,2006(3).
  • [ 32 ] 徐冰鸥.社会学视域下的课堂空间意蕴及其价值再审视[J].教育研究,2012(7).
  • [ 33 ] 林崇德,等.师生关系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
  • [ 34 ] 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 [ 35 ] 张彦君.论师生关系的心理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 [ 36 ]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4).
  • [ 37 ] 罗刚,佘雅斌."我和你"师生关系及其建构——信息对称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8).
  • [ 38 ] 杜建军.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 [ 39 ] 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J].教育研究,2012(8);王霞.自组织理论下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8(18).
  • [ 40 ] [美]赖特·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