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 刊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
  • ISSN: 1009-413X
  • CN: 13-1286/G

  • 教育部名栏入选期刊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全国高校特色栏目社科学报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 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

高校课改警示:对存在主义课程观的现代审视

收稿日期: 2011-1-10 PDF 下载 (456)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 起止页码: 40 - 44
  •        DOI:

Curricular reform in universities:A reflection on the existentialism

摘要/Abstract

摘要:

存在主义课程观在课程目标取向上强调塑造人的整个品格;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注重人文学科的学习;在课程设置特色上强调综合化、人性化;在课程实施模式上主张个别的、民主的、“对话”式的教育和教学。这显然是积极而有意义的。但存在主义课程观并未在学校课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给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留下了一些警示:课程改革要有前瞻性、预见性、稳定性;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应统一于人才培养的目标;重视课程设置的内在结构;课程实施模式从单向传递走向对话;课程理论研究从借鉴走向超越。

Abstract:

Existentialism is committed to personal integrity in the course objectives,with inclination to humanities,in curricular designing and individuality, democracy,and dialogues in curricular implementation.Positive and meaningful as it is,existentialism is not well reserv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curricular studies.Lessons are that the curricular reform should be of predictability and stability.Multi-lateral curricular objectives are uniform.Internal structure needs attachment in curricular designing.Teaching should be transformed from cramming to dialogue,and curricular theories need creativity.

参考文献 12

  • [ 1 ] 单中惠. 西方教育思想史[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 [ 2 ] 陈晓端, 郝文武. 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课程与教学思想[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 [ 3 ] 奈勒. 存在主义与教育[M]. 瞿菊农,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
  • [ 4 ] 布贝尔. 我与你[M]. 陈维刚, 译. 北京: 三联出版社, 2002.
  • [ 5 ] 吴式颖, 任钟印.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 20 世纪的教育思想(下)[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 [ 6 ] 陈友松.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
  • [ 7 ] 白恩斯, 白劳纳. 当代资产阶级教育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
  • [ 8 ] 陈友松.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
  • [ 9 ] 杰拉尔德. 古特克著. 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 陈晓瑞, 译.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 10 ] 莫里斯. 存在主义与二十世纪人的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514.
  • [ 11 ] 周保松. 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重建中国大学的价值教育[EB/OL]. (2010-08-26)[2010-12-01] http://www.infzm. com/content/49415.
  • [ 12 ] 陈兴德, 潘懋元. "依附发展"与"借鉴-超越"——高等教育两张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09(7):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