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 刊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
  • ISSN: 1009-413X
  • CN: 13-1286/G

  • 教育部名栏入选期刊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全国高校特色栏目社科学报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 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收稿日期: 2012-04-10 PDF 下载 (970)
  •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 起止页码: 38 - 47
  •        DOI:

A review of the modern Chinese rural education

摘要/Abstract

摘要:

20世纪初实行教育改革后,中国的乡村教育走上了比城市教育更加艰难、复杂的现代化之路。乡村教育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近代乡村教育研究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然而,从研究的视角与研究的内容看,在近代乡村教育的理论研究、区域比较研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Abstract:

Since the education reforms in early 20th century,the Chinese rural education has set off on the path of modernization more complicated than urban education.The rural education becomes an independent academic study since 1920-30s,and has gained achievements recently.However,much remains to be done in researches related to the theory of modern rural education,and regional comparison

参考文献 114

  • [ 1 ] 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 [ 2 ] 余家菊。疑是录[A].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C].台北: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
  • [ 3 ] 顾 复。农村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
  • [ 4 ] 余家菊。乡村教育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34.
  • [ 5 ] 古 梅。乡村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 [ 6 ] 龙发甲。乡村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 [ 7 ] 潘公展,祝其乐。乡村教育研究及研究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
  • [ 8 ] 金鼎一。乡村小学实际问题[M].上海:黎明书局,1933.
  • [ 9 ] 郭人全。乡村小学行政[M].上海:黎明书局,1934.
  • [ 10 ] 盛振声。乡村小学视导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 [ 11 ] 陆静山。乡村小学开办法[M].上海:儿童书局,1933.
  • [ 12 ] 张宗麟。乡村小学教材研究[M].上海:黎明书局,1933.
  • [ 13 ] 李晓农,辛曾辉。乡村小学教学法[M].上海:黎明书局,1933.
  • [ 14 ] 缪序宾。乡村小学之缺点及其病原之补救法[J].中华教育界,1924,(4).
  • [ 15 ] 傅葆琛。我国乡村小学课程的几个缺点[J].教育杂志,1931,(2).
  • [ 16 ] 杨效春。普及农村教育的困难和我们的作法[J].教育杂志,1937,(1).
  • [ 17 ]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邹平:山东邹平乡村书店,1937.
  • [ 18 ] 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M].北京:中华书局印行,1939.
  • [ 19 ] 杨效春。晓庄学校与中国乡村教育[M].上海:爱文书局,1928.
  • [ 20 ] 吴雨农。定县牛村的平民教育[M].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29.
  • [ 21 ] 廖太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汶上县教育研究[M].北京: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6.
  • [ 22 ] 曹锦清。“三农”研究的基本框架[A].如何研究中国[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 [ 23 ] 贾国静。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 [ 24 ] 郝锦花,王先明。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 [ 25 ] 左松涛。晚清民国私塾与塾师的“权势”问题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 [ 26 ] 杨齐福。科举制度废除后私塾与塾师命运散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 [ 27 ] 渠桂萍,王先明。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私塾与学堂---20世纪前期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阙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 [ 28 ] 殷 文。三十年代苏南农村私塾教育盛行之动因[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 [ 29 ] 贾学政。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J].理论与实践,2005,(3).
  • [ 30 ] 万保君。民国后期新学私塾的矛盾和冲突---以乐山县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8).
  • [ 31 ] 宋永忠。晚清、民国时期乡村私塾改良及新学考察---以广西玉林五属为中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 [ 32 ] 郝锦花,李伟中。清末民初地方社会控制中的权力较量---以对乡村教育阵地的争夺为中心的探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 [ 33 ] 田正平,陈 胜。清末及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困境及其调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会科学版),2008,(5).
  • [ 34 ] 刘白杨。清末民国时期私塾对义务教育的作用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45·
  • [ 35 ]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 [ 36 ] 郝锦花。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塾师的收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
  • [ 37 ] 朱玉湘。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农村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 [ 38 ] 周志毅。传统、理想与现实的变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
  • [ 39 ] 明庆华。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 [ 40 ] 郝锦花。抗战前乡村教育的若干特点[J].教育评论,2008,(5).
  • [ 41 ] 李 涛。浙江近代乡村教育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 [ 42 ] 郑起东。近代华北乡村教育的变迁[J].中国农史,2003,(1).
  • [ 43 ] 杨 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9.
  • [ 44 ]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1905-1931年东北乡村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2009.
  • [ 45 ] 林 济。国民政府时期的两湖新族学与乡村宗族[J].近代史研究,2004,(2).
  • [ 46 ] 张小坡,张爱萍。承继与过渡:清末徽州族学转型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 [ 47 ] 刘慧宇。民国时期福建乡村的华侨中小学校[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4).
  • [ 48 ] 郎友兴。从南浔的变化看近代教育在江南市镇的发展[J].史学月刊,2003,(6).
  • [ 49 ] 刘正伟。近代山西村政建设和义务教育的崛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
  • [ 50 ] 牛文琴。乡村新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以清末民初的山西乡村社会为范围[J].晋阳学刊,2004,(1).
  • [ 51 ] 常 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乡村教育的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 [ 52 ] 赵新平。民初崞县的乡村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6,(5).
  • [ 53 ]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化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6).
  • [ 54 ]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的历史人类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 [ 55 ] [丹麦]曹诗弟着。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M].倪安儒,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 [ 56 ] 张济洲。文化视野下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地方社区基础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 [ 57 ] 李红婷。社会变迁中的乡村小学---永兴县碧塘乡中心小学的百年历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 [ 58 ] 王吉春。地方、国家与教育变迁---裕固族小学教育变迁的个案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 [ 59 ] 田正平,叶哲铭。微观视野下的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相关人类学着作的若干启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
  • [ 60 ] 郝锦花,田正平。民国时期乡村小学教员收入状况考察---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之一[J].教育与经济,2007,(2).
  • [ 61 ] 侯明喜,曾崇碧。试论民初乡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以20世纪30年代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 [ 62 ] 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 [ 63 ] 娄立志,张济洲。乡村教师疏远乡村的历史社会学解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9,(21).
  • [ 64 ] 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J].历史研究,2003,(4).
  • [ 65 ] 刘崇民。民国时期乡村基层教育督导实际困难考察[J].江南大学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 [ 66 ] 郝锦花。教育督导与近代乡村教育---以山西为例[J].教育评论,2009,(4).
  • [ 67 ] 刘 军。论近代以来的县级教育行政---以湖北为例[J].理论月刊,2009,(10).
  • [ 68 ] 赵全军。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机制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7,(3).
  • [ 69 ] 苗春德。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 [ 70 ] 周谷平,陶炳增。20世纪初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
  • [ 71 ] 曲铁华,袁 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特点探析[J].教育科学,2007,(6).
  • [ 72 ] 周逸先。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比较[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 [ 73 ]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 [ 74 ] 储诚炜。近代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视野中的农民教育---基于乡村建设运动思想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9,(4).
  • [ 75 ] 刘 尧。近代中国的四大教育实验对我们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1992,(3).
  • [ 76 ] 曲铁华,袁 媛。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现代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
  • [ 77 ] 曲铁华,袁 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理论标本价值探析[J].教育科学,2010,(6 ).
  • [ 78 ] 程斯辉。近代中国农村教育实验与实践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
  • [ 79 ] 王玉国。百年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及对未来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
  • [ 80 ] 桑 兵。文化分层与西学东渐的开端进程---以新式教育为中心[J].中山大学学报,1991,(1).
  • [ 81 ] VanderVen Elizabeth Ruth.Educational Reform and VillageSociety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Northeast China,Haicheng County,1905-1931[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3.
  • [ 82 ] [美]樊德雯。乡村-政府之间的合作---现代公立学堂及其经费来源(奉天省海城县:1905-1931)[A].[美]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C].熊春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9-124.
  • [ 83 ] 田正平,陈 胜。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以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为中心的考察[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46·社,2009.
  • [ 84 ] 杨齐福。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 [ 85 ] 晏婷婷。清末新政期间毁学风潮探析[J].求索,2006,(7).
  • [ 86 ] 陈 胜。清末新政时期的乡村教育诉讼[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 [ 87 ] 王海燕。清末江浙地区乡民毁学现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4.
  • [ 88 ] 邵 勇。清末庙产兴学运动与毁学民变[J].青海社会科学,2006,(3).
  • [ 89 ] 田正平,陈 胜。教育负担与清末乡村教育冲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 [ 90 ] 吴彦芳。清末民初乡民抵制新学原因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 [ 91 ] 田正平。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J].教育研究,2007,(5).
  • [ 92 ] 袁轶峰。清末新政背景下的毁学事件与乡村社会---以宣统元年宜春县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 [ 93 ]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J].历史研究,2005,(5).
  • [ 94 ] 陈 胜,田正平。横看成岭侧成峰:乡村士人心中的清末教育变革图景---以〈退想斋日记〉和〈朱峙三日记〉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学报,2011,(2).
  • [ 95 ] 郝锦花。清末民初乡村民众视野中的新式学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 [ 96 ] 郝锦花。新旧学制更易与乡村社会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 97 ] 郝锦花。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启动[J].天津社会科学,2002,(3).
  • [ 98 ] 郝锦花。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现代化的顿挫[J].河北学刊,2003,(2).
  • [ 99 ] 陈庆璠。近代新学制与城乡分离的加剧---20世纪前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
  • [ 100 ]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 [ 101 ] 郝锦花,王先明。清末民初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J].文史哲,2002,(5).
  • [ 102 ] 王先明,李丽峰。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流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
  • [ 103 ] 吴彦芳。近代新式学堂教育与农村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 [ 104 ] 张 鸣。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3,(2).
  • [ 105 ] 李世愉。废科举对乡村教育落后的影响[J].探索与争鸣,2008,(3).
  • [ 106 ] 乔志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 [ 107 ] 朱汉国,王印焕。20世纪20-30年代华北农村教育滞后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A].张国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C].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 [ 108 ] 沈 洁。废科举后清末乡村学务中的权势转移[J].史学月刊,2004,(9).
  • [ 109 ] 任吉东。锲入与磨合:新式学堂与乡村治理---以近代直隶省获鹿县为例[J].中国农史,2008,(1).
  • [ 110 ] 郝锦花,王先明。从新学教育看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 [ 111 ] 吴彦芳。近代学制转变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 [ 112 ] 马山堂。试述民国初期现代化压力下的乡村教育危机[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 [ 113 ] 吴擎华。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危机与乡村教育[J].学理论,
  • [ 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