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 刊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
  • ISSN: 1000-5587
  • CN: 13-1029/C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
  • 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作为文化批评的认知美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18-11-05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中文系, 广东 广州 510275
  • 起止页码: 60 - 66

Cultural criticism as an approach to cognitive aesthetics

摘要/Abstract

摘要:

认知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构一种审美文化批评话语。从文化批评视角看,认知美学首先是从审美的核心旨趣出发探讨审美文化的品质与特色;其次认知美学建立在丰富的审美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于审美文化的选择、利用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再次认知美学作为最具科学性的先锋美学,对于当代美学及审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其具备全球化的特征、融入世界美学的大潮,都将在思想启发和价值关怀层面,表现出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但从当前美学研究状况看,认知美学对于传统审美文化的建构性维度,还未曾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探讨。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cognitive aesthetics is to construct a critical discourse of aesthetic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riticism, cognitive aesthetics first explores the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culture. Secondly, cognitive aesthetics is based on rich aesthetic practic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nheritance of aesthetic culture. As an avant-garde aesthetics, cognitive aesthetics helps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 culture.

参考文献 23

  • [ 1 ] 张志林、陈少明.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 [ 2 ]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 3 ] 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J].学术月刊,1994(5).
  • [ 4 ] 李志宏、赵耀."美本质论"还要坚守多久?答新实践美学对认知美学的批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5).
  • [ 5 ] 李志宏.认知美学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 [ 6 ] 张玉能、张弓.认知美学的狭隘视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5).
  • [ 7 ] 刘旭光.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 [ 8 ] 刘兆武,李志宏.认知美学究竟为何物?——答新实践美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 [ 9 ] 姚文放."审美文化"概念的分析[J].中国文化研究,2009(2).
  • [ 10 ] 李志宏.论人类主体认知在审美中的决定作用——从实践美学到认知美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
  • [ 11 ] 杜卫.美育三义[J].文艺研究,2016(11).
  • [ 12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 13 ] 杨宁.重建中国美学研究的认知性维度[J].中州学刊,2016(5).
  • [ 14 ]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 15 ] 梁玉水."审美认知模式"理论探究——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域的当代美学研究[J].文艺争鸣,2014(4).
  • [ 16 ] 董学文.改变中国美学格局的科学化理论建构——读《认知美学原理》[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5).
  • [ 17 ] 胡俊.当代中国认知美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社会科学,2014(4).
  • [ 18 ]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 19 ] 罗筠筠.梦幻之城——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批评性考察[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 [ 20 ] 黄健云,张玉能.新实践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研讨会综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 [ 21 ] 梁玉水.论认知美学理论范型、思想履历及未来方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5).
  • [ 22 ] 孟建伟.在真与美之间架起桥梁——科学美学的使命[J].学术界,2003(8).
  • [ 23 ] 邹华.重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认知性维度[J].探索与争鸣,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