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 刊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主办: 河北师范大学
  • ISSN: 1000-5587
  • CN: 13-1029/C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
  • 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诗意的思想在现代——余光中与“中国新文学”的精神重塑

收稿日期: 2016-7-7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5
  • 起止页码: 89 - 98

Yu Guangzhong and his poetic thoughts in the modern Chinese new literature

摘要/Abstract

摘要:

余光中诗意的思想不仅隐含着20世纪中国文学从“古典”到“先锋”的孕育新生,也烛照着20世纪中国新文化精神之生发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演进历程。然而颇有意味的是,由于余光中对“中国新文学”的精神重塑这一宏大命题长期以来隐而不彰而被学界相对忽略,基于此,理应关注余光中诗意的思想对“中国新文学”精神特质的隐在影响及审美转向的范导这一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具体归结为以下四大方面内容:一、文化特征:余光中重塑“中国新文学”的概念内涵;二、价值期许:余光中启引“中国新文学”的精神先河;三、人文传统:余光中标举人文的传统性和现代性;四、民族意识:余光中隐喻“中国新文学”的建构依据。希望透过以上四大面相的剖析,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着的丰富且优质的思想资源及特质基因,同时也能够更深层地体认到“人文传统”与“现代先锋”交互的接轨及深刻地揉合于现当代中国新文学精神的建构中所提供的革新性启示及参照意义。

Abstract:

Yu Guangzhong's poetic thoughts are brought into a full play in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new cultur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Yu Guangzhong's poetic thoughts in terms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expectancy of value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Hence, the matching is discussed between cultural tradition and modern pioneering of the new literature.

参考文献 19

  • [ 1 ] 殷国明.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一种比较性描叙的尝试[J].暨南学报,1999(6).
  • [ 2 ]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 [ 3 ]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四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 [ 4 ]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七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 [ 5 ] (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杜国清译.南京:南京教育出版社,2005.
  • [ 6 ] 朱光潜.谈美[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4.
  • [ 7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 [ 8 ]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学改革小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国革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五四-1942)第一卷(上册)[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 [ 9 ]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J].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1917-05.
  • [ 10 ] 张志国.40年代"新生代"诗歌的诗学意义[J].文学评论,2008(7).
  • [ 11 ]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八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 [ 12 ] 魏云.中国新诗的古典追求——以余光中、洛夫之诗艺探索为中心[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 [ 13 ] 李钧.中和与重构,归心与返魅——20世纪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纲[J].文艺争鸣,2010(13).
  • [ 14 ]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二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 [ 15 ] 陈艳华.新文学发生期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 [ 16 ] 金钦俊.中华新文学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 17 ] (德)歌德(Goethe,J.M.V.).论文学艺术[M].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 [ 18 ] 丁宗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余光中先生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1997(11).
  • [ 19 ] 郭澄.余光中散文的美学追求[J].文史哲,2002(9).